形态描述
翅展 38~41mm。
形态特征 触角灰棕色;头、胸和腹呈黄棕色。前翅底色呈深灰绿色或灰深棕色;内区基部有1灰深棕色斑点,在靠近其外侧具3个浅棕色斑,其中前2个明显地大而向外突出;环斑较大,白色,近扁椭圆形;横脉斑呈扁椭圆形,白色,其前缘向外侧形成1小尖角;环斑和横脉斑接近;后缘斑较宽,被棕色线分成不相等的两部分;前缘斑和顶斑都很大;臀斑呈深红棕色。后翅呈浅黄棕色。本种个体间在底色及花斑的结构都相当易变。
雄性外生殖器 钩形突长而细,弯曲;亚钩形突粗壮有力,在其端部硬化;抱器瓣窄长,基半部宽,端半部窄,顶端宽圆;抱器腹向腹面扩展;在兜和抱器腹之间的瓣边缘有微弱锯齿;阳茎基环宽,在其中央有1个不深的凹形切口,阳端基裂片大,呈圆形,被有少许刚毛。阳茎端部明显变宽,末端有十分骨质化钩。
雌性外生殖器 肛乳突小而狭窄;后表皮突细长,其长超过第8腹节前缘;第8腹节窄长,前表皮突很长,微粗,在其基部加宽;囊导管长而宽。交配囊呈微圆形的四边形,很大,囊中有1个短而宽的具齿的囊片,其前端圆钝,末端尖锐,囊片位于交配囊下部,与囊导管接口垂直。
形态特征 触角灰棕色;头、胸和腹呈黄棕色。前翅底色呈深灰绿色或灰深棕色;内区基部有1灰深棕色斑点,在靠近其外侧具3个浅棕色斑,其中前2个明显地大而向外突出;环斑较大,白色,近扁椭圆形;横脉斑呈扁椭圆形,白色,其前缘向外侧形成1小尖角;环斑和横脉斑接近;后缘斑较宽,被棕色线分成不相等的两部分;前缘斑和顶斑都很大;臀斑呈深红棕色。后翅呈浅黄棕色。本种个体间在底色及花斑的结构都相当易变。
雄性外生殖器 钩形突长而细,弯曲;亚钩形突粗壮有力,在其端部硬化;抱器瓣窄长,基半部宽,端半部窄,顶端宽圆;抱器腹向腹面扩展;在兜和抱器腹之间的瓣边缘有微弱锯齿;阳茎基环宽,在其中央有1个不深的凹形切口,阳端基裂片大,呈圆形,被有少许刚毛。阳茎端部明显变宽,末端有十分骨质化钩。
雌性外生殖器 肛乳突小而狭窄;后表皮突细长,其长超过第8腹节前缘;第8腹节窄长,前表皮突很长,微粗,在其基部加宽;囊导管长而宽。交配囊呈微圆形的四边形,很大,囊中有1个短而宽的具齿的囊片,其前端圆钝,末端尖锐,囊片位于交配囊下部,与囊导管接口垂直。
生物学
生物学 本种在云南丽江于5中旬、6中下旬、7月下旬,在海拔2000~3000m均可采到成虫;分布最高海拔在3000m,分布最低海拔在西藏西工湖1450m。
国内分布